繼前一交易日暴跌后,周三油價延續下跌,兩油日內均跌超3.5%。原因是市場擔心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和新冠感染病例不斷增加將打壓需求預期。
美元在前一交易日大幅上漲后于周三走軟,這可能會為油價提供一些支撐。美元走軟通常會提振對石油的需求,因為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對其他貨幣的持有者來說變得更便宜。
周二,兩大基準原油的價格均暴跌超過4%,布倫特原油創下了三個多月以來的單日跌幅。
PVM Oil分析師Stephen Brennock表示:
“對全球經濟狀況的擔憂是交易員的首要點,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如此。”
當前對供應過剩的擔憂繼續籠罩市場。接受路透調查的4位受訪者表示,沙特可能會在2月份進一步下調2023年2月銷往亞洲的輕質原油官方售價(此前該售價在本月被設定在10個月來低點,為較阿曼迪拜均價升水3.25美元/桶),并將2月份中等酸性原油的官方售價定為貼水1.5美元/桶。
一位接受調查的分析師表示:
“近期市場前景黯淡。預計俄羅斯將向亞洲輸送更多石油,但需求并未增加。”
針對經濟衰退的警告一直在打壓市場的需求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負責人此前警告說,由于全球增長的主要引擎——美國、歐洲都處于經濟活動疲軟的階段,全球經濟的大部分地區將在2023年經歷艱難的一年。
高級市場分析師Daniela Hathorn指出,油價的未來走勢將很大程度取決于中國的需求前景。盡管如此,俄羅斯的供應仍然緊張,美國的庫存水平較低,以及隨著經濟衰退風險降低,發達經濟體的石油需求可能會有所改善,這些因素應該會在一定程度上支撐油價。
Hathorn認為,從技術角度來看,油價到目前為止的走勢看起來是對去年12月反彈的修正,鑒于油價繼續在橫盤趨勢中陷入波浪形態,在勢頭真正轉向下行之前似乎還有進一步走高的空間。
分析師Justin McQueen認為,今年油價開局疲軟,雖然新冠感染人數的增加在短期內令人擔憂,但中國經濟的重新開放對石油的整體需求前景很重要,從長遠來看應該會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