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設備為人’,賦予設備內涵,盡可能保護和延長使用壽命,直至物盡其用、應用盡用、吃干榨凈”成為企業著力堅持的做法。以全過程全方位覆蓋推進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為抓手,健全完善起巡檢點巡檢、保養、維修、檢驗等項交叉運行管理機制,嚴格對照《安全規程》、《機電運輸安全技術管理規范》、《公司機電運輸標準》與現場設備狀況、使用期限及實踐經驗,統籌合理細化設計、確定設備點檢周期。同時,根據不同設備運行方式及其受力、潤滑、磨損、溫度、間隙、壓力、絕緣與各種保護等危及安全運行的特點確定不同周期巡回檢查頻率、次數。在此基礎上,著力于機電設備設施使用環境與內在質量改進,尤其對設備現場事故隱患采取定人、定點、定量、定標、定路線、定周期、定方法,逐項逐一做到有排查、有落實、有整改、有反饋、有記錄,使之形成閉環設備管理工作模式。如今,“班點檢”、“日點檢”、“周點檢”、“月檢”、“季檢”、“年檢”等長效常態化機制均已成為各類不同型號的大小裝備設施量身制定的“hs符”。
“規范巡檢、勤加保養,變損耗加劇、‘事后’搶修為‘事前’預防、超前預警,杜絕存有缺陷的設備‘帶病’運轉、疲勞上崗,始終保持較高的設備完好率。”該公司機電專業負責人說,“我們明確規定設備專門檢修時間不少于24小時/月,并使其與月度材料成本預算、設備節支降耗互聯互通、捆綁考核,對設備用得好、控本效果明顯的班組一次性獎勵1000元。”
得益于諸如包括、全生命周期管理,促使該公司大幅度穩步提高了設備管理質量、使用周期壽命,延伸擴大積聚釋放價值動能,一系列價值動力凸顯。據粗略統計,1-7月份,該公司設備材料成本預算、實際發生費用同比分別降低7.91%、9.35%。